雷火体育-首页

您當前位置:中國建材家居網 >> 日化 >> 化妝品品牌資訊 >> 瀏覽文章

吳志剛:化妝品品牌擺脫內卷必須做到4點

-- 發布時間 2021/3/5 14:46:35 瀏覽(
【導讀】品牌之路不能用一年兩年的價值來衡量、評判,是五年、十年甚至百年的長期跋涉。在這樣的賽道中,如果沒有更高的格局和長遠的眼光,很難贏得最后的勝利。

  從“無意義的勞動”中解放出來。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焦慮,最近一年無數的驚喜與意外,無非是將這些長存的焦慮加深而已。

  著名投資人查理·芒格曾說,宏觀是我們必須接受的,微觀才是我們能有所作為的。但整個2020年,無論從宏觀的經濟大勢還是具體的個人來看,在焦慮之外,已經不僅是宏觀上的“必須接受”,而是微觀上幾乎所有人都看似要“有所作為”,卻不知正在被新消費的品牌浪潮“內卷”。

  對,就是“內卷”。

吳志剛:化妝品品牌擺脫內卷必須做到4點

  作為《咬文嚼字》發布的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之一,“內卷”最早被美國人類學家亞歷山大·戈登威澤從藝術角度提出,他認為,在藝術領域沒有創新的復雜化,就是內卷。到了1963年,美國人福德·格爾茨在其著作《農業的內卷化:印度尼西亞生態變遷的過程》中將內卷帶入社會生活領域:在人口壓力下,爪洼島不斷進行農業的精密化,大量填充勞動力,盡管畝產不斷提高,但人均產出卻沒有增加,導致生活水平增長的長期停滯。

  反觀今天社會,“內卷”無處不在,比如職場,教育,以及包括零售、旅游、家電、物流等在內的中國經濟各行業,都被內卷化,仿佛誰也逃不掉這場時代量身定制的焦慮。

  內卷的可怕之處在于,明明是“被卷入”,卻要表現出一副是自己義無反顧、主動投身其中的樣子。

  從寬泛意義上說,所有無實質意義的消耗、低水平的自我重復、過度競爭導致的異化,都可以稱為“內卷”。今天在新消費品投資領域,萬千金錢指向的品牌創業狂歡之地,誰能說我們不是被焦慮挾裹?有多少人不是從事著“無實質意義的消耗、低水平的自我重復、過度競爭導致異化”的所謂新消費品牌工作?

  在看不見的巨手指揮下,品牌的內卷無法短期停止。但我們有義務告訴被內卷其中的你我,焦慮需要放下,價值必須創造。只有這樣,品牌才能成為時間的朋友,成為未來的朋友。

  1、被內卷化的新消費品牌們

  近一年來,新銳品牌獲得融資的消息幾乎隔天都會爆出,如同新劇上演。

  那些動輒就融資數千萬、估值幾十億的品牌,成為聚光燈下的焦點,但很快又被新的品牌融資訊息湮沒,整個市場正處在消費品投資的狂歡期、狂躁期、狂熱期,這不僅讓新銳品牌成為資本、大集團、供應鏈等多方關注的尤物,巨大的財富誘惑,也讓人們對品牌的價值產生新的“認知”。

  在以往的觀念里,做品牌是很孤傲的、很個人的事情,品牌創始人通常自帶某種“曲高和寡的清高”,而這實際上是帶了貶義:相比于做貿易,做品牌意味著不入俗流、不懂生意。

  然而年中農夫山泉上市,中國首富換人,到年末完美日記上市,創始人躋身全球億萬富豪榜,泡泡瑪特創始人從一窮二白走進敲鐘現場締造神話……這些力量正在不斷營造、放大預期,助推了“內卷”的引力。

  如今品牌生意一夜之間翻紅,變成全世界最火的標簽,原本不做品牌的人都紛紛入局,不光大集團、供應鏈加入新銳品牌孵化的行列,就連之前做投資的、做流量的、做平臺的、做生態的、做明星的、做紅人的也開始做品牌,因為大家看到的都是錢和利,品牌成為一個短期極致贏得紅利的工具。

  作為觀察者,我看到很多品牌似乎已經被深深地內卷。這種內卷通?梢苑謨煞N情況:

  一種情況是,新入局者帶著對品牌的憧憬與創富的渴望,魚貫而入、前赴后繼。他們可能并不知道被內卷了,但無法擺脫市場中已經確定的估值標準,只得去從事那些“無實質意義的消耗、低水平的自我重復”,拼命投身這場狂歡,實際上是被深深內卷進去。

  還有一種是高級玩家,已經拿到錢了,也知道被內卷,但渴望擺脫內卷,改變命運。他們大多深諳資本之道,利用資本的貪婪與盲目,不斷買流量去沖高銷量,借助各種手段拉高估值,裹挾人性的欲望,讓他們不斷前沖挑戰創富奇跡。

  從創立到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只用了18個月的瑞幸,創造了品牌快速創造財富的奇跡。而這恰恰是市場、資本、創業者、股民多方的“共謀”。22億元的財務造假,讓這個咖啡界神話一夜之間跌落神壇。

  瑞幸剛被爆出問題時我們就寫了文章,指出當它不斷刷新對財富的更高追求、刺激著人性對“暴富”的爽感時,背后卻是不合理地放大需求、對低價策略的過度依賴、組織文化的扭曲、以極速增長為品牌核心決策導向,以及對用戶價值的忽視。

  2020年初瑞幸“出事”(被爆出財務造假),就是品牌被內卷化、被競爭異化的最典型案例。

  面對一個極端自以為是,求富、求速的品牌創業者,這些高級游戲玩家被內卷的從來都只是一顆不安分的心而已。

  2、被內卷的4種表現,你“中招”了嗎?

  因此,真正需要被點醒的并不是高級玩家,而是心存品牌夢想、力圖改變現狀的大眾玩家。就像福德·格爾茨著作中那些農作的人,內卷而不自知。他們最需要的,就是從那些“無意義的勞動”解放出來。

  對于很多新消費品牌而言,“無意義的勞動”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

  第一,賽道的選擇。

  很多賽道看似機會非常多,實際上已經相對飽和了,很多領域的競爭也高度同質化。比如在彩妝賽道,第一代新銳品牌中有些已經開始退出了,1月apinkbaby(前身名為“哈妝”)官宣閉店就是例子,還有一些品牌選擇被并購。如果大家有非常高的預期,就不會選擇這個賽道。

吳志剛:化妝品品牌擺脫內卷必須做到4點

  同樣的,在護膚品賽道中,大家也期待會出現下一個完美日記,不斷地向這個領域投錢。但是護膚品賽道和彩妝賽道是不是一樣的玩法,是不是一樣的增長邏輯,其實沒有人能下定論,僅僅是聽說這個賽道有機會,就立刻“卷入”。

  第二,流量的內卷。

  到現在,大家都還在做抖音、B站、小紅書,很明顯感覺到,中國新銳品牌過去五年的成長史,就是不斷地被流量內卷的過程。從微博、小紅書再到抖音、B站,流量的變遷導致一代一代的品牌被內卷,其中大部分品牌是沒有收益的,干著“無意義的勞動”,但是聽到別人說這個平臺流量很好,就跟著做了。被內卷是因為他不知道到底流量需要的是什么,也只是聽說哪里有紅利就去哪里。

  第三,渠道的內卷。

  很多人從原來線下創業到線上,全部聚焦到天貓平臺,又形成扎堆,我們也總結了包括美妝、母嬰、內衣等不同的天貓品類冠軍方法論。我們認為,天貓品類冠軍的本質是用站外的付費流量換取站內的免費搜索流量。同時,今天營銷環境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天貓的流量分配機制也在不斷變化,這依舊沒法降低大家進入的熱情,毫無疑問是被渠道模式內卷化了。

  最后,資本的內卷。

  大家看到越來越多的某某品牌,半年之內拿到了第N輪融資,仿佛評判一個品牌的成功標準,取決于它融資、拿錢的能力。但這會形成一個財富性的假象,因為一旦拿錢就不能停滯了,需要不斷花錢來推動生意的增長,無法完全按照原本的初衷去走,動機不純了,后面也會形成掣肘。

  以上四個方面很清晰地體現了當下品牌是如何一步步內卷化的,這些內卷化最直觀的表現就是一種狂躁和狂歡。新入局者可能認為非常有機會,但對于我們來說,被卷入的品牌其實干了很多無意義的勞動,做了低效甚至無效的投資,而作為當局者,他們很難理性地認識自己真實的處境。

  3、內卷的核心:錯把估值當價值

  新銳品牌創業之所以出現內卷,時代使然。

  以BAT巨頭為代表的互聯網經歷退潮后,新消費儼然成為最熱的投資方向之一,對于資本而言,消費品牌正從過去的非主流走向主流,內循環的提出,給眾多資本燃起新的財富希望。

  新消費的崛起和壯大離不開國家的助力,也離不開信貸消費的升級,更離不開萬千打工人的加持。茅臺股價的長紅就折射出國人的消費潛力。中國人是無所畏懼的,消費力極強,需求極易被放大,再加上基礎設施、供應鏈的完善,某種意義上,的確任何一個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甚至有人提出,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商業世界,新品牌可能是唯一確定的機會。

  這樣的背景下,新一代消費品牌意味著新商機,自然就與新增長畫上等號。但市場渠道是有限的、消費者是有限的、市場規模是有限的,這么多品牌不斷地進來,每個人都能吃到紅利嗎?當然不是,終究是少數人才能吃到。而有限的市場面對十倍、數十倍蜂擁而至的品牌,結果一定是“內卷化”的。

  這種內卷在一定程度上是難以避免的,但瑞幸也讓我們看到了內卷后的結果:品牌會被置于極度不理性的增長中,不僅背離初心,還會逐漸扭曲。

  但是,我認為內卷的核心還是源于人在這個時代下的焦慮,自始至終就像農民一樣,覺得不勞作便無收獲,但是他沒有想到因為資源的有限性,投入再多的勞作也不能帶來人均產出的增值。

  而焦慮的孿生面就是膨脹。因為資本的頻繁介入,“估值”一詞也高頻地出現在公開的資訊和報導中,人們談起那些獲得較高估值的品牌時,多少帶著些艷羨的語氣。這其中,又有不少人將估值當成價值,殊不知,這并不是真正的價值鏈,而是市場以為的價值,這種價值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在特定市場氛圍下,甚至會嚴重偏離品牌應有的價值。

  在與眾多投資機構交流中,我們通常會發現一個公司的估值被四種顯而易見的因素驅動著:

  第一是賽道的驅動。而賽道是被消費趨勢所驅動的,即未來有多少消費者有機會要買你,一個眾多人追逐的賽道可能蘊含著更多成長機會。

  第二是被團隊驅動。一支好的團隊可以具備品牌成功的各種要素,要素齊備并用各種方式聚合的團隊是否能成為一個有效組織,還需要諸多考驗。

  第三是創始人的自我認知驅動。好的創始人具有極強的學習能力,同時不受既有認知束縛,具備采用多種方式,甚至不擇手段達成目標的能力。

  第四是被市場情緒所驅動。情緒有時會凌駕一切,仿佛今天所有的價值都是情緒推動,尤其是有機會或者使人感到有機會成為頭部的品牌將獲得更多融資,因為互聯網環境下的馬太效應可能也會在品牌上凸顯。

  當然,所有這些雖然接近品牌價值,卻并不等同于品牌價值。

  品牌是產品與服務的一組能被人認知到的形成差異、促進交易、長期有效的特征與關系。品牌的價值就是要能長期保有運營這種價值的能力。今天,很多新銳品牌只是抓住了新一輪內容流量崛起的紅利,并未能深度洞察用戶,形成長期、鞏固的品牌認知與關系。從這一點來看,再高的估值都不等同于品牌的價值。

  估值使你誤以為遇上龍卷風就可以飛上天,其實你就是只豬,但是飛上天的豬不會意識到自己是只豬,只會以為自己長了翅膀,而內卷就是那股龍卷風,把大家卷進來、吹上天。

  沒有內在動力的飛行終會墜跌,創造真正的內生價值才能擺脫品牌的內卷。

  4、擺脫內卷:點燃長期價值,照見品牌未來

  品牌要擺脫內卷化,就必須回歸理性增長,回歸到品牌長期價值的創造上。

  理性增長核心是基于用戶真實需求的洞察、深入了解用戶本質需求,真正做到用戶運營,創造用戶價值,而不僅僅只是打營銷概念。我們看到今天很多品牌在消費者洞察上是遠遠不夠的,還在反復使用過往的舊經驗,并指望在新賽道中跑出來,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其次是要改變對單一紅利流量的偏好,單一流量溢出會越來越少,未來將更多強調產品、內容、運營一體化的能力。所以品牌本質上不應該去抓流量的紅利,而是要考慮如何為不同的流量匹配最合適的內容,打造自帶內容的商品,以及具備相應的運營能力,使所有的要素能夠得到有效運行,這才是關鍵。

  關于渠道,我們認為線上單一的渠道模型正在走向終結,未來會有更多新興流量出現,形成多極化的電商渠道結構。目前,線上跟線下一樣,已經細分出不同類型的渠道:以天貓為主導,包括淘寶分銷、唯品會、京東、騰訊小程序,以及抖小店、直播電商、社區團購在內的線上渠道“百花齊放”。這樣全新的渠道模型漸次展開,其中完全可能誕生出新的品牌來,品牌也會有更多增長的支點,能撬動更多的流量,實現生意的有效轉化。這也是品牌避免被單一渠道內卷化的途徑。

  面對資本,只能說在內卷過程中要理性地拿錢,要分清估值、價值的區別,不是所有的資本都是善意的。資本并不能幫你實現全部的增長,它只能讓你在做對的事情時推動你更快向前而已。資本也不能帶來對的風口,所以在這個過程中,要善用資本,認清資本的價值,畢竟資本游戲有開始就會有結束。

  當然,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非常好的“反內卷”案例,比如說內衣里面的Ubras、蕉內,美妝里的花西子等,這些品牌是真正在洞察用戶的內心和真實需求,給消費者提供有靈魂、有價值的產品,這是避免被內卷化的關鍵。

吳志剛:化妝品品牌擺脫內卷必須做到4點

  出于對新銳品牌的深度研究和觀察,我們從2018年開始發起創辦新銳品牌大賽。一路看過來,我們認為在今天這樣的環境下,新銳品牌也許不需要“降溫”,但需要“退火”。新銳品牌需要退下一些火氣,更多展現一種理念,除了讓營銷手段和方法新銳化,更多是展現退火過后的自我,和內心的平靜堅定與堅韌之美,去鍛造和沉淀長期品牌價值。

  品牌之路不能用一年兩年的價值來衡量、評判,是五年、十年甚至百年的長期跋涉。在這樣的賽道中,如果沒有更高的格局和長遠的眼光,很難贏得最后的勝利。

  所以擺脫內卷的第一步,是首先對用戶、產業、市場、組織能力要有特別清晰的自我認知。有感于此,2021年3月10日—11日,OIB.CHINA新銳品牌商學院將聯合天貓、第一財經、B站、聚劃算等知名平臺,共同舉辦首屆中國新銳品牌大會,并邀請行業專家及知名新銳品牌創始人一起探討擺脫內卷困境的有效方法。

  我們將用豐富而實用的內容,迎接大家的到來。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
相關新聞 --------

視覺焦點

每日推薦

熱門新聞

只為高端品牌家居服務!中國十大品牌均是行業內著名的企業品牌;其無論在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產品的品質、售后服務等各方面均獲得市場良好的口碑。中國建材家居網展播的數據榜單由網民投票后系統自動生成,排序不分先后。無償服務于廣大消費者,僅供消費者購買參考依據。如有與實際情況不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

中國建材家居網,只為高端品牌家居服務;中國建材家居網是專業、品牌集中的針對高端家居建材十大品牌的服務綜合平臺;

運營中心地址:上海市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博云路2號浦軟大廈12樓 推廣聯盟QQ:460965656 咨詢郵箱:jiancai@jiancai163.cn 網站地圖 在線留言

中國建材家居網 版權所有 未經中國建材家居網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COPYRIGHT © 2012-2022 ICP證號:粵ICP備09173718號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