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焦點
在這個火熱的夏天,全世界被一場來自南美熱帶雨林的熱情奔放的氣息所席卷,沒錯,那股熱情奔放的氣息就是2016巴西里約奧運會。森巴舞、烤肉、足球、狂歡節等等具有濃郁的拉美氣息,撲面而來,而在巴西里約奧運會開幕式上更是展現了巴西所特有的多元文化。下面十大水性漆品牌小編帶大家來看看:
巴西的街頭涂鴉是當代特有的藝術
當然,除了足球、桑巴、美女、奧運會,巴西街頭還有眾多的舉世聞名涂鴉藝術,今天慧聰涂料網的小編就帶你領略一下巴西所特有的街頭藝術,在巴西的街頭涂鴉無處不在,只要有空閑的街墻涂鴉就會爬在上面。這些夸張、幻想、幽默的涂鴉給路人的眼球帶來不少的沖擊,成為了街頭藝術的一個組成部分。
在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開幕之前,在里約這座城市中的一個角落已經率先開始了對世界紀錄的沖刺,而這項紀錄并非會在跑道或者泳池里面誕生。巴西著名的涂鴉藝術家愛德華多·科布拉(Eduardo Kobra),正在為打破“單人完成世界最大壁畫”這一吉尼斯世界紀錄而努力著。他希望利用手中的油漆罐,在里約熱內盧一個廢棄的海港碼頭的墻上,創作長達190米的涂鴉作品,來歡迎世界各地來到里約熱內盧的游客。
愛德華多·科布拉為巴西2016奧運會創作的涂鴉壁畫前 攝影:保羅·穆米亞
科布拉計劃完成的作品,高15.5米,總面積接近3000平方米,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跡。然而對于他的勃勃野心,巴西人,或者更具體點說,里約熱內盧人恐怕不會感到驚奇。這座“上帝之城”(費爾南多·梅里爾斯執導同名電影,指代里約熱內盧),原本就是涂鴉愛好者的天堂、街頭藝術的“圣地麥加”。里約熱內盧的確是魅力無限的城市,陽光沙灘、狂歡節、耶穌山等都足以讓這座海港城市聲名遠揚,但或許只有街頭藝術和無處不在的涂鴉,讓里約熱內盧變得獨樹一幟。
愛德華多·科布拉在他為奧運會創作的涂鴉壁畫前 攝影:保羅·穆米亞
除了這些知名的“涂鴉藝術家”之外,里約的大街小巷到處都可以看到個性的涂鴉,有的詼諧幽默,有的嘲諷譏誚,有的宣揚正義,有的發泄不滿,也有的表達情感。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2014年在巴西舉行的國際足聯世界杯賽時,巴西人民對于政府花費巨資舉辦世界杯的不滿,巴西街頭藝術家保羅·伊圖(Paulo Ito)在一所學校的墻上畫下的肖像:一個饑餓并哭喊著的孩子手拿刀叉,而眼前的盤子里卻只有一個足球。這是何等的震撼!這不正是藝術的力量引發社會關注的典例嗎?這當然并非巴西藝術家第一次利用涂鴉藝術傳達社會或政治信息。
保羅·伊圖在2014年世界杯前創作的涂鴉
涂鴉在這個拉丁美洲國家有著十分漫長和復雜的傳統,而自從2009年巴西通過了街頭藝術合法化的法案之后,以城市壁畫、涂鴉壁畫為代表的街頭藝術迅速的占領了城市的大街小巷,成為了巴西人生活中常常出現的元素。
上世紀70年代在美國紐約出現的街頭涂鴉藝術,在剛剛進入巴西時就迅速地得到了青少年、學生、朋克一族和專業藝術家的青睞。他們在城市的墻壁和公共空間里的各種介質上,用涂鴉表達著對軍事獨裁、種族歧視、社會不公的憤恨或者是弗拉門戈和弗魯米嫩塞足球俱樂部間的恩怨。
涂鴉(graffiti)一詞來源于意大利語,然而巴西的人們可不這么叫它。在那里,人們稱之為“皮什松”(Pixação,葡萄牙語意:焦油、瀝青),或是“墻上寫作”(wall writings)。這樣的表述不無原因:在涂鴉藝術之前,這樣的“墻上寫作“業已存在,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巴西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都被瀝青或焦油涂滿了各政黨用來宣傳的標語和口號,還有青年人發泄情緒的語句。而自70年代起藝術家們介入后,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色彩、造型、透視、構圖等等概念把墻上的文字涂鴉慢慢地變成了一張張壁畫。即便如此,涂鴉藝術家們也不愿意被叫做“畫家”,他們大多數人都希望被叫做“作家”(writer),而這也成為當今對涂鴉藝術家通用的稱呼。
巴西涂鴉藝術正是由里約熱內盧和圣保羅城中的“墻上寫作”發展而來。有趣的是,涂鴉藝術家們總是互相競爭,試圖把文字和繪畫的涂鴉作品涂在最高或者是最為人跡罕至的地方。為此,他們不惜使出渾身解數,利用自由攀登或滑降,以找到最能震撼觀眾的繪畫地點。自上世紀70年代起,巴西的青少年們不再在墻上“書寫”政治標語和口號,而是寫下他們自己的名字,或是屬于他們的小團體的名字。盡管涂鴉失去了其最初的定位:為實現政治理想而戰斗的藝術,但由于涂鴉的技巧相對容易且極富創造性,它仍不失為人民陳述民意的一種途徑。很多巴西街頭藝術家,如潘爾多福兄弟(Gustavo & Otavio Pandolfo,又稱Os Gêmeos組合)和儂卡(Nunca),很早起就從城市的涂鴉中找尋他們藝術的靈感。不僅僅是巴西藝術家得益于本國涂鴉藝術的興盛,很多來自其他國家的藝術家們,也在這片土地上揮灑著他們的藝術靈感,如法國著名的匿名街頭藝術家JR,就曾經在里約熱內盧的貧民窟完成《女人是英雄》(Women Are Heroes)的項目。
潘爾多福兄弟在葡萄牙里斯本的涂鴉作品 圖片:wikipedia
今天,街頭涂鴉已經占領了巴西很多城市的墻面。自20世紀80年代起,巴西的涂鴉藝術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開始發展,這和當地社會的民主化轉型在時間上基本同步,而經濟的進一步開放和美國嘻哈文化的影響也促成了巴西涂鴉藝術的爆發。愛德華多·科布拉正是自1987年開始了他的涂鴉藝術家生涯,而他對大幅面涂鴉壁畫的完美技巧和對現實題材的精通,讓他躋身于世界一流的涂鴉藝術家之列。他的作品融合了浪漫的風格和懷舊的氣氛,這正與里約熱內盧或是圣保羅的都市面貌相契合。
巴西涂鴉藝術家二人組潘爾多福兄弟,更多被人提及的名字是“雙胞胎組合”(Os Gêmeos),現在早已經成為最受世界矚目的涂鴉藝術家之一。他們的涂鴉作品,以隱喻或諷刺的手法,反映了巴西社會和政治環境。這對雙胞胎兄弟從孩童時代起就一起作畫,迄今為止,二人從未單獨完成任何作品。1985年,二人首次在他們居住的圣保羅街區里接觸到嘻哈文化:一些鄰居常常在家門口的人行道上通宵練習街舞。作為孩童,他們很快愛上了這種文化。12歲那年,兩個孩子就開始在圣保羅街頭涂鴉,而使用的材料則包羅萬象,一切他們能使用的東西,如車漆、廣告色、用剩了的噴漆罐等都成為他們的繪畫材料,創作主題也多種多樣。在美國嘻哈文化的影響之外,二人很早開始就決定要形成自己的藝術語言和風格。他們筆下的形象,是巴西民間文化中獨具魅力的人物;而涂鴉作品則往往具有很強的敘事性,以看似滑稽荒謬的人物和少量的配圖文字,講述或幽默、或諷刺的故事。這一切都來源于他們在巴西成長和生活的經歷,“恨與愛、生存與滅亡、少得可憐的薪水、法外之地、虛榮、自我、嫉妒、相互利用、街上的火堆、向警察撒謊、關愛家人、做事情的不計后果、用舊衣服蘸著顏料作畫、光著上身爬梯子、利用城市所有的丑惡、知曉我們還在霧里飛翔、積水中的紙船……”作為巴西人,潘爾多福兄弟很自豪,“我們的藝術就像是大海中漂搖的小舟,所有可能和驚奇都會發生。”
在當地有許多以涂鴉為職業的藝術家,他們有自己的工作室,有的還開涂鴉藝術課程,平時還有很多人請他們去做涂鴉,國家政府也支持這門街頭藝術。
這種大型涂鴉,作者一般會站在升降機上完成作品,有的是隨意發揮,有的是先把涂鴉分格,然后再按照每格去涂鴉
涂鴉不一定是酷炫的,就地取材的的創意,更是樂趣無限
在文章的最后,來介紹一些巴西著名的街頭藝術家!這些涌現出的街頭藝術家也已成為巴西文化輸出的代表人物,當你在巴西街頭漫步時,隨時都有可能與它們或者他們浪漫相遇。
保羅·伊東(Paulo Ito)
今年36歲的保羅·伊東是在圣保羅的一位街頭藝術家。2014年5月他在當地一所學校所繪制的反對世界杯的壁畫為其贏得了國際名聲。這幅作品中,一個哭泣、饑餓的巴西男孩手持刀叉,但是盤中只有一個足球。與他的同輩藝術家一樣,伊東也經常繪制一些四肢細長的人物形象,并結合當地獨有的涂鴉語言在墻上繪有標語,來表達對某些社會問題的反思。
保羅·伊東 (Paulo Ito)
菲諾克(Finok)
16歲的時候,拉斐爾·薩迦拉(Raphael Sagarra)就在他圣保羅家的附近開始進行涂鴉創作。他使用“Finok”這個名字進行創作,現年將近30歲的他,逐漸形成了他標簽性的風格:顏色鮮艷的卡通式人物形象。他的作品不僅使用鮮艷的顏色,還充滿了各種格子造型。
菲諾克(Finok)
菲菲·塔拉韋拉(Fefe Talavera)
菲菲·塔拉韋拉是學藝術出身的,她畢業后走的是一條傳統的路線,跟畫廊簽約做職業藝術家。但是當她發現這座巴西最大的城市圣保羅的街道到處都是可以進行創作的時候,她決定投身街頭藝術家之列。受到她墨西哥血統的遺傳,塔拉韋拉喜愛的主題是顏色鮮艷的怪獸。
菲菲·塔拉韋拉(Fefe Talavera)
雙胞胎(Os Gemeos)
雙胞胎兄弟奧塔維奧·潘多爾夫(Otavio Pandolfo)和古斯塔夫·潘多爾夫(Gustavo Pandolfo)是巴西最有名的街頭藝術家。他們以“Os Gemeos”(葡萄牙語中“雙胞胎”之意)之名進行藝術創作。受到紐約嘻哈文化的影響,這對雙胞胎兄弟從1987年開始一起進行街頭藝術創作。他們將粗獷的涂鴉和本土民間傳說結合,形成了他們標志性的圖像——被放大、四肢細長的黃皮膚人物形象。他們除了在墻上進行創作,還為巴西國家隊的飛機進行繪制。
雙胞胎(Os Gemeos)
亞歷山大·奧利昂(Alexandre Orion)
生于1978年的亞歷山大·奧利昂是一位多媒體藝術家,最有名的作品是在圣保羅一個地下隧道中進行的創作。他用300米長的骷髏頭系列創作將被汽車尾氣所污染的隧道墻壁進行了“清洗”。奧利昂的許多作品都提醒人們對城市環境的關注。例如,他將工廠排廢氣的管道繪制成人體的脊椎。
亞歷山大·奧利昂(Alexandre Orion)
斯貝托(Speto)
斯貝托是巴西的涂鴉藝術先驅之一,他已經進行了長達40多年的創作。受到當地文化,尤其是巴西“繩子文學”(Cordel literature,一種便宜的印有小說、詩歌、歌曲等,在街邊小攤上出售的小冊子,由于是被固定在一條條繩子上出售,所以才有這個名字)。斯貝托的涂鴉作品會讓人想起這些小冊子封面上的傳統木刻作品。此外,斯貝托還將嘻哈文化、插畫等融入創作中。他的目標就是要創作那些很遠就能看清楚的作品。
斯貝托(Speto)
赫伯特·巴格利昂(Herbert Baglione)
赫伯特·巴格利昂的作品極具人文主義精神。1997年以前,他一直用“Cabal”的名字。他創作的很多人物形象就像鬼魂般在街道上、墻壁上出現。他還曾在意大利一家遺棄的精神病院進行創作。
赫伯特·巴格利昂(Herbert Baglione)
最后,介紹完巴西的涂鴉藝術,來稍微介紹一下作為基本工具的涂鴉涂料,目前涂鴉所用涂料一般分為兩種:彩繪墻體所用的丙烯顏料和街頭藝術涂鴉的自動噴漆。丙烯顏料屬于人工合成的聚合顏料,由顏料粉調和丙烯酸乳膠制成,具有一定毒性,主要對對皮膚、眼睛和呼吸道有強烈刺激作用。自動噴漆成分復雜,毒性強,對人體危害較大,危害主要來源為噴漆中的溶劑。所以,想要親手試試涂鴉的同學,要做好防護噢。
視覺焦點
每日推薦
熱門新聞
只為高端品牌家居服務!中國十大品牌均是行業內著名的企業品牌;其無論在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產品的品質、售后服務等各方面均獲得市場良好的口碑。中國建材家居網展播的數據榜單由網民投票后系統自動生成,排序不分先后。無償服務于廣大消費者,僅供消費者購買參考依據。如有與實際情況不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
中國建材家居網,只為高端品牌家居服務;中國建材家居網是專業、品牌集中的針對高端家居建材十大品牌的服務綜合平臺;
運營中心地址:上海市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博云路2號浦軟大廈12樓 推廣聯盟QQ:460965656 咨詢郵箱:jiancai@jiancai163.cn 網站地圖 在線留言